演练构筑防疫屏障,细微把控开学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检验学校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3月26日下午,实验中学召开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准备会,讨论落实疫情应急演练流程和疫情应急演练预案,明确分配任务落实责任,缜密安排环节细化举措。
3月27日上午9:00,学校举行新冠肺炎防控实战演练培训会,学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全体班主任和校医参加演练培训。校长顾玉华就演练的重要性、意义及具体流程进行了强调,要求参与应急演练的教职工熟悉活动流程,在思想上提高站位,在行动上高效落实,做到人人知流程、岗岗懂处理,演练就是实战。刘贞荣副校长对演练做了全面、细致的布置,对参演人员做出了明确的分工。
场景一:学生入校
学生分2路、间隔1米进入校园,由当日行政值班人员用额温枪进行体温测试。"这位同学,你的体温有点偏高,请到临时隔离点再进一步测量……"这是晨检模拟演练的一幕。现场一名体温异常的"学生"被带到临时隔离点,3分钟后由校医用水银温度计进行二次测温,体温仍然异常。校医一边详细询问学生最近的活动轨迹,一边做好记录。带班校长则拨打电话把情况上报疫情防控领导组,启动应急预案,同时联系班主任通知家长。
场景二:学生进班。
学生早晨进班、午间进班,班主任老师都必须组织测温进班,班主任用额温枪对学生逐一测温。一学生在上课期间,有发热症状,上课教师立即了解情况,稳定全班学生情绪并立即告知班主任联系专职校医,校医按照要求对学生进行体温测量,仍超过37.3℃,随即带领学生避开密集人群按照指定路线行走,到达临时隔离室,对该生进行二次测温,二次测温仍异常,将情况上报疫情防控领导组,启动应急预案。
场景三:食堂就餐
学校食堂就餐学生较多,食堂采取分时段、单向、单通道,固定位置就餐的办法,西进东出,严格把控。进入食堂前学生有序至洗消处按照七步洗手法对手进行清洗。就餐区采取二人一桌,反向而坐,中间用隔板隔开,就餐过程中不交头接耳、不传递餐具,吃完立即戴上口罩,从食堂东门出去在洗消处洗手后有序离开。中途一学生不适呕吐,食堂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体温测试,超过37.3℃,立即通知校医到场,进行二次测温,体温仍然异常,校医立即让该生带好口罩,将其带至临时隔离室,同时向疫情领导组汇报,启动应急预案。学校消毒组工作人员立即做好个人防护,对该生就餐餐桌和周边区域进行消毒,同时对食堂开窗通风,对食堂进行物表、地面消毒。
通过此次实战演练,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应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置流程,检视了学校制定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全面性,提高了防控工作人员应对新冠肺炎的防范意识和应急水平,提高了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处置的作战能力和打赢能力,为今后应急处突工作积累了经验。
最后,校长顾玉华对本次演练作了总结。本次演练,各环节井然有序,做到把问题想难,把措施想足,人人熟悉流程,有效提高了教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和疫情防控水平。下阶段,各部门要积极做好复学相关的疫情防控准备,一要严格落实三个早:早发现、早判断、早隔离;二要进一步落实三个规范:测温要规范、消毒要规范、食堂宿舍教学秩序要规范;三要细化防控流程和岗位职责。所有教职工要明晰校园新冠防控工作流程,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做到预案流程人人知晓、岗位职责人人明确、防疫工作人人参与,为保障开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做足做好准备。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