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举行高一新生学法指导系列讲座(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帮助高一新生尽快进入高中角色,适应高中学习节奏,学有法度,学有成效,以全新面貌和最佳状态迎接已经到来的高中生活,实验中学为2023级高一新生推出学科学法指导系列讲座。7月31日下午,化学和地理讲座首先开讲,讲座由高一年级部副主任潘新峰主持。
学法指导系列讲座第一讲由实验中学南通市化学学科带头人、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徐志宏老师主讲。徐老师从生活出发,带领同学领会化学的重要性。“自然世界以外,化学家又创造了另一个世界”,农业、交通、医学、航天……化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可或缺。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徐老师指出,高中化学有着容量较大,难度较大,因果关系多样化,重视实验等特点,并针对性地给出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课前,做好预习。明确章节需要解决的问题;理清本节内容的脉络层次;整理出主要内容,复习相关已学内容;尝试完成书后相关练习;明确已会内容和尚未掌握的内容。
课堂,要适当记录与标注。要记录或标注出一般规律和特例;切忌记录或标注错误;记录、标注要与正文对应;切忌只记录不思考,或只思考不记录。
课后,背诵与复盘。尝试背诵法:背诵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典型反应方程式,基本规律,解决问题的基本视角;复盘-跟进法:回顾目标-叙述过程-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推演规律-形成文字。
最后,徐老师用提问互动的方式帮助同学们对高中化学部分主干知识的衔接有了初步认识。在一问一答中,同学们不仅提升了学习化学的兴趣,也坚定了学好化学的决心!
学法指导系列讲座第二讲由实验中学海安市地理学科带头人、地理组教研组长吴小梅老师主讲。吴老师首先就“什么是地理”这一问题展开,图文结合,介绍了江南地区、云贵高原地区、内蒙古高原地区等中国民居和地理环境,带领同学们领会中国地理之美,进一步激发同学们对地理学习的热情。随后,吴老师结合塞罕坝、南通徐州发展等具体案例指出,学地理需要具备人地协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素养,并对于“如何学好地理”这一问题,给出方法:
文理交融,学法兼用。对于自然地理部分,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对于人文地理部分,学习时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基础上加强记忆。
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学习时要做到看书和看图相结合,将地理知识在图上查找落实,熟记;平时要多看地图、填图、绘图,做到“图不离手”。
知识联系,融会贯通。高中地理的学法核心是理解而非记忆,是应用而非记忆;紧扣“人地关系”这条主线;注重跨学科能力,与数学、生物、政治等学科相联系。
任其事必图其效,欲责其效,必尽其方。通过徐志宏、吴小梅老师生动细致的讲解,同学们进一步明确了高中化学、高中地理的学习方向,并对调整学习方法,反思学习过程,应对学习挑战,坚定学习信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实验中学高一年级组将继续推进各学科学法指导讲座,围绕“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深化学法指导的广度和深度,助力同学们以更稳健的步伐迈向理想的高峰。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