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 聚力超越 | 海安市高二政治主备课活动在实验中学举行
为了深入推进新高考形势下高中政治深度教学改革,切实落实“新课改、新教材、新高考、新时代”四新背景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研究,11月24日,海安市教师发展中心、海安市青年名师李勤工作室联合开展的市高二政治主备课活动在实验中学举行,全市高二年级政治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实验中学王晓军老师以“‘人世间’里的亲情温暖与法律常识”为总议题,开设了一节题为“薪火相传有继承”的展示课。本节课紧紧围绕“继承”开展教学,通过问题启发、小组探究、总结提升等环节,引导学生加深对本科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与情的关联,让学生逐步树立法治观念,提升素养和价值理念,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教学研讨过程中,海安中学李勤老师以本节课为例,提出作为思政教师需要加强研究,把握重点,要适应新高考模式,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同时要把握高中政治必修课本与选择性必修课本之间的联系,他认为选择性必修跟必修应该是一种从属关系,重点强调教学中重视国家政策,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重视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
海安中学万如生老师作题为《大单元教学思考——以必修二<经济与社会>为例》的精彩讲座,他从关注几个宏观问题,在单元体系中破重难点——点面结合,跨模块融合——必修、选择性必修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四个层次进行了指导,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进行教材的处理、情境的选择、课堂的设置和价值的引领,让在场的老师们受益颇深!
研训员徐国平老师对高中政治的教学提出了殷切希望,要求各位老师多研究新阶段新高考试卷,强调了思政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核心知识,找出对当下更具强解释力和对学生终生发展有指导意义的,与课本衔接的备考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条件思维和因果思维,为思政老师今后的教育教学指明前进的方向。
本次教研活动中,几位专家从宏观把握、中观建构、微观实施的思路,着眼于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和高考评价改革等,让处于新高考形势下的困惑着的老师们打开视野,为推进海安政治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用户登录